人脑最底层的结构是距今大约4亿至5亿年左右形成的脊椎动物的神经中枢。 其实它只是一个前端略为粗壮的杆状物,被称为脑干, 它负责我们生命中那些无须意识控制的基本功能,如心跳、血压、呼吸、体温、睡眠和消化。 和脑干紧密相连的则是小脑, 它的雏形距今2.5亿至4亿年前开始出现在两栖动物身上,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两栖动物脑”。 它主要负责人类身体的空间平衡感,使我们能够平稳、流畅和协调地进行各种运动。 从小脑往上(严格说应该是上前方),依次是一个包含着中脑(midbrain)、下丘脑(hypothalamus)和丘脑(thalamus)的区域, 它是距今2亿年左右开始出现在哺乳动物身上的,因此也被人称为“哺乳动物脑”。 它的主要功能是处理一些社会性行为,如性行为、攻击行为和合作行为等。 这一区域上还包含着由杏仁核和海马回组成的所谓“边缘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是处理各种基本的情感或情绪,如恐惧、愤怒、嫉妒、同情、感恩等,以及对特定信息的储存和记忆。 人脑的最表层是一块形如厚棉毯、布满皱褶的大脑皮质, 从前往后分别由前额皮质、顶皮质、枕皮质和颞皮质组成,并包裹着整个大脑。
大脑皮质的内侧,即更接近中脑的部分,被称为“旧皮质”; 而大脑皮质的外侧,则被称为“新皮质”。 大脑新皮质是高级哺乳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它们分别掌管着诸如分析、计算、推理和决策等高级的神经活动。 而人的大脑新皮质的面积在所有哺乳动物中是最大的, 它具有包括一般灵长类在内的哺乳动物所不具备的高级认知功能,如语言、阅读、学习、抽象思维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就是林登教授所谓的“最后一勺巧克力酱”。 演化神经学家戴维·林登《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一书中, 形象地把人类的大脑比喻成一杯哈根达斯的“甜筒冰淇淋”, 人脑区别于其他生物大脑的地方,只在于它最上面所加的那一勺巧克力酱而已, 而其下面的冰淇淋还留在原处,基本没有改变。
“洗脑术”起源于苏联心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巴甫洛夫的一次“动物条件反射”实验。 在实验中,给狗吃东西的时候摇铃铛,几次之后,即便没有食物只有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 后来同样的试验运用在人的身上: 让一个小男孩说出数字4或只是心里想着4,就奖励他最喜欢的蛋糕。 几次下来,问他8除以2等于几时,答案还没说出来,口水先流了出来。 也就是从理论上来说“条件反射实验”可以重构人的大脑, 从而在不施加外表可见的暴行的条件下,可以根本性地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使之成为傀儡和无法自控的机器。
任何生命个体与国家个体之间,都存着某种思维的类似。 换句话,国家思维正是个体思维的集合体。 两者之间,只有洗脑的领域不同,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两样。 就像在我眼里,一名中东恐怖分子的招供和让一名来自俄罗斯的间谍反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与美国人的利益需求有着千差万别, 但在审讯技巧和洗脑的流程上,从来不会有重大的差异。 几乎没有人相信,自己正在受到另一些人的心灵控制。 这是因为少有人了解潜意识沟通和意象灌输的工作模式,而这正是我们及某些高端洗脑者的拿手好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意象不是经过催眠的意象。 如果你有幸走进客户的大脑,进入他的潜意识,并且详细地浏览到里面那些丰富的内容, 你就能看到“思维的真相”。
人们不可能始终保持警惕。 人们很轻易地陷入各种洗脑的环境,在被洗脑之后,人可以变得聪明,也可以更加愚蠢。
任何一家公司和整个的产业链,其本质都同“传销”类似,只有上家才能获得较好的利润, 处于下面的全部都是提供服务和被压榨的工具。 以此类推,下一层级的总是只能得到较低的利润和付出较多的劳动。 这就是现代管理模式的本质,也是人类社会的真相。 据我生活的经验所知,台企、港企、日企、韩企,都是如此。 当然全世界的行业和公司都是这样的“结构”——人们较认同“结构”这个词,没有区别。 但我觉得不妨用另一个概念来比喻更加贴切一些:规律。 文明的规律就是强者驾驭弱者,智者管理“蠢货”。 出现“为什么”的原因,不过是有人在这方面表现出色,而有人则没有做好。 赢家通过洗脑来建立属于他的可控秩序, 然后去控制他的组织效率,利用人们的智慧或体力为他赚钱,提供服务。 这不是智力问题,而关乎视野和认识! 所有的洗脑术——今天我们谈到的及未踏入的禁区, 都涉及到了三种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概念:读心、管理和控制。 让人为己所用,让人相信一个信仰,从而去让人们贯彻你的理念。 任何管理的目的都是建立与维护某种秩序。 这当然是一门古老的实践学科,从雇佣开始,管理就出现了。 当某一项生意有利可图,而一个人的力量又无法顾全时, 他就会雇人替自己干活,让别人来补充自己的某些能力,比如体力、技能、时间、注意力等方面。 雇员必须服从于一个大脑,他的行为要体现雇主的意志。 为了方便控制,高效率地将这些事情做好,实现自己的利益, 雇主要保证他们不会与自己同床异梦,因此就有了洗脑的必要。 人们总是会有自己的思维,在很多地方会与老板的想法不一致, 即使面对同一个问题,要做出同一个选择,他们与自己上司的理解也可能各不相同,其行为也会产生差异。 此时而言,管理就是“洗脑”,抹掉这些差异,让他们顺从于同一种思维,去执行同一种选择,就像设计好的程序。 秩序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并不单单靠管理者本人。 一名好的管理者,他应该关心怎样提供一个富有秩序的平台,然后去保证效率,充分发挥每一名成员的能力。 这才是管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