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生

生日,是母难日;人身难得今已得,要爱惜生命。 我们身体中的每滴血,都是父母给的;珍惜自己、救助他人,就是报答父母。 母亲的生育,让我们有这个身体;我们应该好好爱惜人身,发挥身体的功能,活出人生的价值。 生命无价,为了一时血气方刚「将生死置之度外」戕害自己,是不孝的行为。

爱身

人要自爱,才能爱人,才会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不会造成他人的困扰。 狭隘的爱会让人产生无形的烦恼,甚而引发有形的罪恶。 倘能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祸伤身。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很快乐。 当他心中有爱,当他心中爱你的时候,你才存在。

感恩

对大部分人来说,永远忘不掉的是仇恨,最难记在心里的是恩情。 能知足才能感恩,能感恩才会看到真正的自己。 每天感谢父母与众生一生所做,不要辜负父母与众生。 人依赖天地万物的滋养而生存,应以感恩心来护惜一切资源。 一个人在逆境时还能有感恩心是很难得的,永保感恩心的人,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人生多一分感恩,就多一分美化。 付出,不是要被感恩,而是要去感恩对方,让我们有「知福」(心开,运通,知足)的心境。 人生没有所有权,只有生命的使用权,人生的价值在于:以感恩心发挥生命的使用权。

孝敬

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做人必须从孝养父母开始,能孝才有善,真正的好人从尽孝开始。 孝顺要从心中对父母感恩、恭敬做起;要以长久心,报父母恩。 真正的孝顺是不让父母操心、烦恼、担忧,在父母需要我们时,能欢喜付出。 能孝才有善,真正的好人事从尽孝开始;有孝才有爱,有爱才能造福人群。 父母不好是父母的事,但是对父母好,是我们的本分事。 父母爱我们,要欢喜感恩;父母怨我们,要反省改进。 儿女的欢笑,是父母的冬阳。 要求子女孝顺,必先孝顺父母,才能上行下效。 能孝敬父母而得父母祝福者,才能得人祝福。 指望儿女成为一个好人,不如自己先学做人。 生他,就要爱护他;养他,就要教育他。

无常与因缘

人在拥有时,要有无常观;在不如意时,要有因缘观。活着,就有希望。 蝼蚁尚且偷生,人更要好好思索生命的价值,如此的人生才有尊严。 大家要居安思危,谁都无法掌握下一刻,甚至下一秒,这就是无常。 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明天」与「无常」哪一个会先到?所以,每一秒都要好好地过。 「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要善用无常的生命,激发真善美的光辉。 无常不是消极,而是积极有为的,他在提醒我们发挥生命的良能。 人生如舞台——幕起幕落,戏分已尽的,自然先下台;留在台上的,则必须继续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

初衷和志向

愿要大,志要坚,气要柔,心要细。 发愿要发好愿,说话要说好话。 人的心地是一畦田,土地没有播下好种子,也长不出好的果实。 一个人想学坏,任何人也无法教好他;但一个人若想要学好,谁也无法令他变坏。 生活可以朴实,理想必须高远。 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 任何事都是从一个决心、一粒种子开始的。 人不能忘形,更不能忘志。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视听

要看好人,自己要先做个好人。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微笑是一种面相,皱眉也是一种面相;但是微笑能解决问题,皱眉却紧锁问题。 不怕道理听得少,怕得是无心受教。 再不爱吃的东西也要吃完,再不爱听的话也要听完。 有接受别人想法的心胸,才能和人沟通。 如果对人能善解,就能互相原谅。 无心往坏处想,则任何话都是好话。 感觉自己与别人格格不入时,先别怨人,请看看自己是不是膨胀了。 看别人不顺眼时,就要调整自己。 对别人不要计较,对自己要好好检讨。 把他人拿来做自己的镜子——看他人的优点自我鞭策,看别人的缺点反省自己。 月并无圆缺——只是人们观看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感觉。 任何批评都是宝贵的一课。 面对批评,可以不争辩,不可以不反省;如果有错就要改过,没有错就要认真去做。 不能只求「爱之深」的感受,也要接受「教之切」的境地。

戒贪知足

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下横——嘴巴,却永远填不平。 邀功令人讨厌,诿过令人痛恨。 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么,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么。 人常因忘本而失去立足之地。 知足的人,即使只有一分力量,也可以发挥十分良能。 能知足就能常乐,知恩就能惜福。 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断嗔和气

一个不能缓和愤怒之火的人,会丧失他所有的名誉。 自己害自己,莫过于乱发脾气。 发脾气是无能的表现,对内使自己烦恼,对外则困扰他人。 生气是一种疯病,是拿别人的过错来丑化和惩罚自己。 记恨好比优良的种子不下种,却任由杂草漫生。 许多人因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因此置身团体中,常生烦恼。 忘功不忘过;忘怨不忘恩。 说人是非,伤人伤己; 有人就有是非,要凡事善解——将是非当教育,将赞美做警惕。 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能和,则是非不生。

去痴生慧

对自己有幻想的人叫愚,对别人有幻想的人叫痴。 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回收,就不会有烦恼。 哭泣不能消除昨日的哀伤,只能消除明日的锐气。 敞开心结,心中会多一分情与爱;心结不开,则陷入怨与恨中。 对于自己喜爱的人,以智慧断除占有的感情;对于自己不投缘的人,以善解的心去对待。 犯错生出忏悔心,才能清静无烦恼。 知识要用心体会,才能变成自己的智慧。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欣赏别人就是庄严自己;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

转念

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起出一念恶,不但毁人而且毁己;生出一念善,既可自救,又可以救人。 如果一个人的恶念不肯抛弃,却指望灾祸远离,那就无异缘木求鱼了。 好人是引导人生的模范;坏人则是自我警惕反省的对象。 对别人不要计较,对自己要好好检讨。 对社会与其担心,不如化作信心,更要付出一分爱心。 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除掉。

一念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若常受到挫折,也要感谢天意的磨鍊。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向自己想。 无须抱怨世间种种人情淡薄、功利主义、好心没好报等不公平现象,这正是让我们有一番作为的良机。 人有两耳两眼、一口、双手双脚;此中道理是要人多听多看、少说话、多做事。 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丝毫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不要将蜡烛点在太阳光下,要点在黑暗的地方。 人都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分钟开始懈怠,应时时警惕。

一言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一般人讲话都不用心,随口就说出去,而听别人说话时,却往往很用心地挑别人的错误。 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说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身处团体中应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说错话不但挡了自己的路,还踢到别人。 说话不要唏哩哗啦,要细心,要谨慎、委婉。 话要讲到恰到好处,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一句不恰当的话,会使人产生排斥的心;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会沾到两三滴。 说一句好话,如口出莲花;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 诽谤他人,只是徒然毁坏自己的形象;造谣生事,只是徒然显露自己的无知与愚昧。 好事我们要响应,坏事实时要叫停。 他人有缺点,可以善意纠正;不必刻意渲染。 对人要诚心赞叹,而不是曲意承欢。

任责

没有责任可担当,人生就会很茫然。 生而为人,若害怕负责任,就白来这趟人生了。 任劳容易任怨难,耐劳容易耐烦难。 有智慧的人会从对方的错误中,找出自己的责任来。 不要贪求清闲而希求减轻责任;应求增加自己的力量,担当更大的责任。 常思己过,莫论人非——尽责任的人生才踏实。 师长的责任只是教导,实践的道路必须自己去走。 吃饱没事做的人,固然不快乐;而正事不做,忙着应酬享乐的人,会感到疲倦与空虚,更是不快乐。 每天无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费者;积极有用,才是人生的创造者。

做事

在生活中,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尊重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就是糟蹋自己。 说一丈不如行一寸,少说话多做事。 白纸黑字念再多,不如身体力行做一遍。 小事不做,大事难成;趁现在能说话、走动的时候,赶快去做。 能干不干,不如苦干实干。 做事要抱三种态度:赤子真心、骆驼耐心、狮子的勇猛。 做事要先有不怕困难的心理准备,碰到困难才会踏实稳当。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要随分随力,尽量去完成你该做的事。 一个人不怕错,就怕不改过——改过并不难。 困难通常只是事情未做前的一种感觉,其实做了就不困难。 人事的艰难与琢磨,就是一种考验。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立起来,跌倒就是站起来、重新起步的开始。 勇于承担,乐于配合,才能广结好缘;付出无所求,才能轻安自在。 付出就是福慧;付出劳力服务,又服务得很欢喜,就是喜舍。

做人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今天的工作,将是明天的文章、后天的历史。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能耐。 懈怠的人一定会堕落。 不要怕辛苦流汗,流汗长大的孩子不易倒,流汗赚的钱不会跑,流汗耕耘的果实最美好,流汗扎下的功夫最牢靠。 任何困难挫折,对有志学习的人而言,正是磨练的好机会。 尽多少本分,得多少本事——多做多学,便能多做多得。 只为赚钱而学习那是不尊重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赚钱的工具。 学会赚钱没什么了不起,学会珍惜时间才了不起。 意外虽出于一时疏忽,但疏忽却出于习惯。 我们无法唤回过去,却可用心于现在,创造未来。 善的循环要及时开始,爱的种子要尽早播种。 做人如同炼钢,千万不能熄火,否则就报废了。 甘愿做,欢喜受。

尽心

不要随心所欲,要随心教育自己。 听许多大道理不一定管用,能时时用心就一定受用。 为人处世要小心细心,但不要小心眼。 不在心地下功夫,不知心念难照顾。 一个人要点亮自己的心光,才能去引发别人。 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用心要用到用而无用——变成习惯就是尽心。 把心守在身上——要身心和行动一致,才有所成就。 屋宽不如心宽,心宽是福,有福心灵,是谓‘福至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