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摘要
五字决
会 --> 议 --> 决 --> 行 --> 果
会前:议题,方案,及时准备
会议:实话,短话,说话算话
会后:行动,互动,说到做到
会议成本、会议成果
会议成本 = 时间成本 + 直接成本 + 效率损失成本
时间成本 = 平均日薪 x 人数 x (会前准备时间+差旅时间+正式会议时间) + 会议组织/协调/服务人员的平均日薪 x 人数 x 投入会议的全过程时间
直接成本 = 场地费 + 差旅费 + 食宿费 + 文件制作费
效率损失成本 = 与会人员为了参会儿离开自己工作岗位,从而不能直接从事增值活动所带来的损失
会议成果:制度的制定和更新、解决疑虑、技术升级、与会者的素质提升……
会议种类
会议有:部门会议、全体会议、与生意伙伴的会议、突发会议……
经营管理活动的决策规律不同,引发的会议种类也不同。
- 由时间触发的周期性会议
- 由流程触发的里程碑式会议
- 由事件触发的临时性会议
会议金字塔:(塔基)例会、运营类会议、战略类会议(塔尖)
若干借鉴
- 控制会议人数:无关人士不用来。
解决问题和作决策 5人;
问题识别或鼓励创意 10人;
相互研讨和培训会 15人;
信息发布会 30人;
- 运营、战略议题分别讨论:价值比重不同
- 专注于决策而非讨论:提前发资料,告知要处理哪些议题
- 弄清楚议题的真正价值:先解决价值高的议题
- 尽快将议题划掉:了事结案
- 对于业务战略,先拿出三种不同的备选方案:接受前,清楚自己拒绝了什么。
- 采取通用的流程和标准:让与会者都有明晰的思路
- 将决策贯彻到底:做出战略规划后,立即签订一份正式的绩效合同。
明确指出执行战略所需的资源(时间、人才和资金),以及管理层允诺实现的财务目标。
会议五步
会前准备 --> 会议开始 --> 会议进行 --> 会议总结 --> 追踪执行
1 会前准备
组织者
- 会议目标、会后期许的结果
- 准备背景资料
- 确定会议日程
- 邀请适当的出席者
- 准备场地,保障会议顺利进行
参与者
2 会议开始
组织者
- 宣布会议目标、主题、讨论日程
- 确定会议记录人员
- 营造积极的交流氛围
参与者
3 会议进行
组织者
- 按日程进行讨论,防止偏离主题(老总训话、部门扯皮、议而不决)
- 积极启发、引导,把握讨论方向
- 处理冷场和冲突
- 参与者
- 主动思考问题,积极表达看法
- 鼓励他人发言,细心倾听他人
4 会议总结
组织者
- 根据会议纪要和个人发言进行总结
- 形成决议和待议开放问题
- 提出行动计划
参与者
5 追踪执行
组织者
参与者
单一会议的4项基本原则
会议可分为 单一会议 和 会议体系 ,两者占比大约为 15:85。
- 无目标不开会
- 无议程模板不开会
- 无会前充分准备不开会
- 无会中决策流程不开会
议程模板是:
- 对以往会议经验与教训的沉淀
- 对会议目标的树形分解
- 对会议各个议题的重要性的取舍和排列
- 对会议各段时间的约束和提醒
- 把会前准备的颗粒度变小、变细,使得真正的会前准备成为可能
会议的‘共同时间’是宝贵的资源,最好被用在人们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上;
因此,个人为会议作充分准备,就可以提高‘共同时间’的利用质量。
快速决策模型:RAPID
- R reference 议题的提出者
- I Input 参议者 发表意见的人
- A Agree 批准者 责令意见的调整,对意见具有否决权的人
- D Decision 决断者 如果有争执,就由此人作最终的决策
- P Practice 执行者
会议体系的分层
- 战略类 公司高层
- 运营类 中层干部
- 标准化的例会 基层
以行动为中心的PDCA(Plan > Do > Check > Act)模式
六顶思考‘帽’:逻辑 利弊 事实 感情 创新 管控(黄黑白红绿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