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 lives present a never-ending stream of "when" decisions.
我们活在一个“何时”决定的流上。
时机是一门科学,它是一个多层面、跨学科的新兴研究体系, 是关于人类生存状况的全新见解,并为更智慧地工作和改善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书架上堆满了关于如何做某事的书籍,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how-to。 你也可以把本书当作一个新的门类来读,一本when-to图书。
我们所采用的‘自然’时间单位,很多都是我们的祖先为了围堵时间而构建的藩篱。 秒、小时和星期都是人类的发明。 历史学家丹尼尔 布尔斯廷 Daniel Boorstin 写道: 只有将分、秒、时标记出来,‘人类才能摆脱大自然的单调循环。’
不管是在哪个大洲、哪个时区,人们每天的情绪就像潮汐一样规律变化、起伏有常: 从高峰到低谷,再返回高峰。 在我们每天生活的表面之下,隐藏着某种模式;至关重要、出人意外却又富含深意。
Across continents and time zones, as predictable as the ocean tides, was the same daily oscillation - a peak, a trough, and a rebound.
predictable [pri'diktәbl] a. 可预言的 oscillation [ɒsi'leiʃәn] n. 振动, 动摇, 变动, 彷徨, 电波 trough [trɒ:f] n. 槽, 水槽, 饲料槽 【经】 商业周期的低潮
不论在哪片大洲上,还是在哪个时区,如同可预见的海洋潮汐一样, 日常生活也是起伏的 —— 高峰、低潮、以及反弹。
人们的日常情绪波动周期影响着企业的沟通、决策和绩效,这是一种普遍现象。
当我们醒来时,体温会慢慢升高。温度的上升逐渐提高了我们的能量水平和警觉性,反过来又促进了我们的执行力、注意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种警觉性通常被称为“抑制性控制”inhibitory control,可以帮助大脑排除干扰,以解决分析型问题。但对于洞察力问题来说,并不需要太多的警惕和抑制。
心得:清醒之时作决定、背诵。但戒备之心较深,可能会抑制发散性思维;低迷之时,消极、易怒、好斗,却易于灵光乍现。
生物钟:云雀、夜猫子和不早不晚的鸟(对应着:小孩子或老人、青少年和平常人)
1879年,黎明前几个小时,爱迪生为了找出低成本并能持续燃烧的灯丝而冥思苦想。 心不在焉地捡起一小撮被称为油烟的黑色探碳基物质,这些是另一个实验中剩下的。 他开始用拇指和食指捻搓,如同我们无聊时揉捏什么东西一样。 他灵机一动,用手指捻搓出的细碳线当作灯丝测试,竟然燃烧了很久, 困扰他许久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做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子一般都是云雀:他们早早醒来,一整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但一到傍晚就安静下来。青春期前,这些云雀开始变成猫头鹰。 他们赖床,至少是在休息日赖床,下午或晚上精力旺盛,也迟迟不肯上床睡觉。
猫头鹰型的人则容易显示出阴郁倾向。他们比云雀型的人更开放、更外向, 但是他们的情绪更不稳定,而且往往冲动,寻求刺激,图一时之快而不顾后果。
确认你的类型,理解你的任务,然后合理安排时间,使工作与你的模式进行同步。
尝试把你通常需要警惕和清醒思考的重要工作移到高峰期做,把第二重要的工作或需要放飞大脑的工作推到反弹期。 不管你做什么,都不要把乏味的工作放在高峰期。
发现你的模式类型:人的时机类型测验表 pdf
如果你无法控制你的日常安排:保持清醒,见缝插针地利用好你的高峰期,与领导沟通
当我们醒来的那一刻,身体开始产生一种叫做皮质醇的压力激素,以激活我们昏昏欲睡的精神。
咖啡因会干扰皮质素的生成,更糟糕的是,会增加身体队咖啡因的耐受度。
因此,最好是醒后一小时或一个半小时后喝第一杯咖啡,一旦我们的皮质醇水平达到峰值,咖啡因的就可以发挥它的魔力了。
阳光会向你的大脑发出停止生产睡眠荷尔蒙和开始产生警觉性荷尔蒙的信号。
Breaks are not a sign of sloth but a sign of strength.
休息不是懒惰的标志,而是力量的标志。
下午可以说是一天中的“百慕大三角区”。在许多领域,低谷时间都是效率、道德规范和健康的危险时段。
手术麻醉就是一个例子。…… 背后的原因就是警觉性的下降。
准备就绪,退后一步,暂停,根据塑膜卡片的列项进行自我介绍,确认病人、病情、注意事项、方案。大概3分钟,然后开始手术。
学生考前休息二三十分钟,用来‘吃喝闲聊’,分数反而提高了。
一杯苹果汁和几分钟的运动能够神奇地帮助一个8岁孩子解决算术问题,而恢复性休息对于职责更重的成年人也有同样的作用。
在一天中的早些时候,大约在65%的时间里,法官会做出有利于囚犯的裁决。 但随着早晨的过去,这个比例开始下降。到上午晚些时候,他们做出的有利囚犯的裁决几乎降为零。 …… 在第一次午餐休息之后,他们变得更加宽容,更愿意做出与默认裁决不同的裁决, 而在几个小时后则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
如何休息,科学提供了5个指导原则:
那些不在办公室吃午餐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不仅在一天的剩余时间里,而且一整年都精力充沛,很少疲劳。
最有帮助的午休有两个关键要素——自主和脱离。 自主就是对‘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拥有一定的控制权,这对于高业绩,尤其是复杂任务至关重要。 但是,从复杂任务中抽身出来进行休息同样重要。 多项研究表明,午休时间仍然集中精力工作,或者耍手机,可能会加剧疲劳感, 但将注意力从工作上转移,能够产生相反的效果。
午睡具有两个关键益处:改善认知表现、促进身心健康。
午睡是大脑的冰面修复机。修复一天下来留在我们大脑皮层上的印痕、磨损和划伤。
睡眠惯性 sleep inertia 醒来时常常遭遇的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
咖啡吨 nappuccino 咖啡因作用到大脑大概需要20分钟。 这个时间差就是你打盹的时机,在咖啡因起效的时候醒来。
古时候,大多数人在户外工作,躲开正午的太阳时一个生理要求。
今天,逃离下午的低谷则是心理上的需要。
你可能会做待办事项清单。 现在,是时候创建一个‘休息清单’了,并且给予同样的重视,就像对待办事项清单那样对待它。 每一天,除了列出要完成的任务、要参加的会议以及截止日期,还要列出要休息的时间。
从尝试每天休息3次开始。列出你开始休息的时间、持续的时长以及每次休息的方式。
当你和团队必须将项目推进,即使处于低谷也要完成工作,这时候你需要的是警觉休息,可以为此列一张清单,把它与‘暂停’相结合。
集合所有人安排两个小时的暂停,每个人都: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起点的重要性。现在,时间科学表明: 起点的作用远比我们所意识到的更大。起点效应又深又远,会伴随我们一直到终点。
In most endeavors, we should be awake to the power of begginnings and aim to make a strong start.
endeavor [in'devә] n. 努力, 尽力 vi. 努力, 尽力
在奋斗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唤醒起点的能量,瞄准一个好的开始。
比如上课的时间,上课的第一句问候。
一年中的第一天,社会学家称之为“时间地标”。 正如人类依靠地理地标在空间中找到方向,人们用时间地标在时间中导航。
社会时间地标,比如星期一、月初、法定假日; 个人时间地标尽对个体有独特意义,包括生日、周年纪念、换工作等。
把过去的留在过去,重新开始。摆脱过去自己的不足和所犯的错误,对全新的、更好的自己充满信心。
把遮盖我们眼镜的树叶拿开,让我们看到整个森林。 比如,无视路边风景,对加油站却绝不错过。 时间地标减缓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能够更高层次的思考,做出更好的决策。
起点:由大环境的趋势决定;由新的一天、一周、一月决定;由改过自新决定。
对即将开始的新项目
假设18个月后,我们的项目彻底失败了,问题出在哪里?
任务没有定义清楚?
人员太少、太多、不合适?
通过预先想象失败,思考可能导致错误起点的原因,可以预见一些潜在的问题,并规避它们。
在到达某个中间点时,有时我们会消沉,但有时我们会振奋。一个警笛在我们头脑中拉响,提醒我们正在浪费时间。
Midpoints can bring us down. That's the slump. But they can also fire us up. That's the spark.
中途会让我们低落,那是缓坡。 但它们也能引燃我们,那就是火花。
幸福感从童年开始快速上升,直到三四十岁开始下降,50岁左右陷入低谷。
在中间阶段,我们放松了自己的标准,或许是因为别人放松了对我们的要求。 在中间点上,出于某些不太确凿但重要的原则,我们开始走捷径、偷工减料。
这种决定中间状态的东西,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不是个人选择。
第一步很简单,那就是意识到它的存在。
呃-哦效应
在到达项目时段的中点时,项目成员都会感到一种新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能够激活团队成员的动力,改变期行动策略。
我们可以将中间点视为心理闹钟。只有设置了闹钟,它才会响起,我们才会听到它令人讨厌的“哔哔”声; 只要我们不按掉它,它就会一直狂叫。 只有当我们适当延迟片刻,闹钟才会真正发挥叫醒人的功效,中间点就是这样的时刻。
中场时,微小的落后显著增加了球队获胜的机会。 在半场休息后,上半场落后的球队往往能够立即得分。下半场开始时,他们的表现更强劲。
中间点既是生活的事实,也是自然的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要将失败转化为火花,有三个步骤:
团队形成初期,常常是和谐与冲突并存。 利用这个初创期来发展共同愿景,树立团队价值观以及生成一些想法。 最终,冲突将打破宁静,这就是“风暴”。 随着时间的推移,确保所有参与者都有发言权,确保奋斗目标清晰,所有成员都能做出贡献。
团队在到达项目时段的中点时,都会感到一种“新的紧迫感” —— uh-oh effect。 当团队实现目标的决心很高时,强调接下来的工作; 但是,当团队决心很低时,则强调已经取得的进展。
为了保持最佳运行状态,请大家退后一步,尊重彼此的角色,并重新强调一下所有人的共同愿景。 对战术保持开放心态,但在这个阶段,你的注意力要集中在执行上。
当结尾越来越近时,不管是什么事情的结局,我们都会削尖存在主义的红铅笔,用它去划掉所有不重要的人或事。在大幕落下之时,我们开始编辑。
Endings can help energize us to reach a goal. They can help us edit the nonessential from our lives.
终点可以激发我们实现目标, 可以帮助我们修剪生活中不必要的片段。
像起点和中间点一样,终点悄悄地引导我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事实上,各种经历、项目、学期、谈判以及人生阶段的结局, 都以4种可预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激活、编码、编辑、升华。
在终点的激活力量下,截止日期成了一个有效的手段,虽然也有不灵的时候。
截止日期可能会减少内在动机,抑制创造力。
年轻时就成为好莱坞电影主角,在过完24岁生日的4个月后,死于一场车祸。 比起平凡的演员,像詹姆斯.迪恩这样短暂而激烈的一生,才是最棒的人生 —— James Dean 效应
peak-end rule 峰终定律: 对一项事物的体验之后,所能记住的只是高峰时与终点时的体验, 而过程体验中的好与坏的比重或时间长短,对记忆几乎没有影响。
我们淡化了一个事件持续的时间,然后放大了结束时发生的事情。 终点的编码能力影响了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和随后的决定。 例如,在评价饮食、电影和假期的时候,我们通常不是按照整个过程的体验, 而是依据某些时刻,尤其是结束时的感受来评价事物的质量。
临终偏见人倾向于用短时间的行为表现来替代一个人长期性的行为表现,仅仅是出于前者发生在这个人的生命末尾。
终点帮助我们编码体验,也就是定义、评价和回忆体验。但是这样做会扭曲我们的看法,看不清全局。
当时间变得稀缺有限的时候,如同生命进入尾声,我们会调整现在,追求不同的目标, 比如情感满足、享受生活、意义感。这些新目标让我们“在选择社交伙伴时极其挑剔”, 并促使我们“系统地打磨自己的社交网络”,忽略一些不必要的人。
同样耐人寻味的是,反过来也是如此:扩大人们的时间限制,会减少他们的编辑行为。
我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
你最想听哪一个?
人们似乎对美好的结局有着天然的偏好。
当被告知第5颗巧克力是最后一颗时,对这颗的喜欢程度要远高于那些不知道它是最后一颗的人。
心酸似乎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结局体验。
同步会使人感觉良好,感觉良好有助于团队的车轮转动得更平稳顺畅。 与他人协调一致会让我们学会替他人着想,而这样反过来就会增强这种协调感。
Our ability to survive, even to live, depends on our capacity to coordinate with others in and across time.
我们的生存或生活能力, 时时刻刻都依赖于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印度的午餐盒 Tiffin
孟买大约有5000名达巴瓦拉(dabbawala 印度语,dabba 金属提芬盒子;wala 做事的人)。
他们每天运送超过20万份午餐,每周6次,周周如此,而且投递的准确性可与联邦快递和UPS快递相媲美。
而依靠的无非是自行车和火车,没有任何其他高科技手段。
比萨大学的医学生,19岁的伽利略,受一个摇摆着的吊灯启发, 在摆锤上进行了一些小实验,发现对摆锤运动影响最大的是弦的长度 —— 对于给定长度的弦线,摆锤完成一次摆动所用的时间总是相同的。 这种周期性使得摆锤成为一种理想的计时器,意外地催生出一个新概念:时间。
摆钟比之前的所有计时工具都准确得多,使得人们通过同步来塑造文明。 公共钟表出现在城市广场,并开始建立一种单一时间标准。
这种共同时间的概念推动了商业和社交互动的进步,使得个人行为与他人同步,依靠同步取得成功的群体,他们遵循三个群体时机原则:
一种来自外界环境的信号,能够将生物体内的昼夜节律与外部周期进行同步。 常见的授时因子包括光线、温度、社交活动等。
大合唱的指挥: 我经常惊奇地发现,第一次彩排时成员总是一无所知。 但到了音乐会开场时,你只要轻抬手腕,我们就很自然、整齐地唱出那个音符来。
我们的内部时钟与外部提示保持同步的过程,叫做拖带现象。 因为它,我们才能在早上及时醒来去上班,或在合理的时间入睡。
这种外部线索被称为“受时因子”,有时候,受时因子是一个独立的领导者,如同合唱的指挥; 有的时候是时间,比如火车的开点,企业的销售周期等。
个体除了要与确定工作节奏的老板同步,还必须与团队同步, 也就是成员之间彼此同步,而这需要深刻的归属感。
缺乏归属感会带来不良影响,拥有归属感会带来健康和满足。
以达巴瓦拉为例子,对于团队协调而言,它以三种形式来实现:代码、着装和身体接触。
同步使我们感觉良好,感觉良好有助于团队的车轮转动得更平稳顺畅。 与他人同步会使我们替他人着想,替他人着想又增强了同步。
当人们一起划船时,痛苦阈值升高;但当单独划船时,痛苦阈值降低。 这被称为“桨手快感”,即同步参与者对痛苦的敏感度更低,使艰苦为狂喜所取代,表明同步变成了内在的心理需求。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的动词都分时态,比如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以更好地传达意义和揭示思想。几乎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随着时间而有时态的变化。
I used to believe that timing was everything. Now I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is timing.
曾经我相信时机就是一切。 现在我相信一切都是时机。
Outside of a dog, a book is a man's best friend. Inside of a dog, it's too dark to read.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光阴似箭? 像箭一样,计时苍蝇的速度? 时间蝇喜欢箭?
当对未来的感受与当前时刻和当前自我联系更为紧密时,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做规划,行动上也更有责任感。
在几个月后,看看此时记录的内容。
通过记录今天的平凡时刻,人们可以使当下成为未来的‘当下’。
要通向一种有意义和有目的的生活,路径并不像许多心灵导师所建议的那样“活在当下”, 而是将我们对时间的看法融入一个有机整体,一个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是谁、为什么我们在这里的整体。
Daily WHEN tracker: For a more granular sense of your daily when, track your behavior sys tematically for a week. Set your phone alarm to beep every ninety minutes. Each time you hear the alarm, answer these three questions. Do this for a week. You might see some personal de viations from the broad pattern. For example, your trough might arrive earlier in the afternoon than some people or your recovery may kick in later. To track your responses, fill in the spaces 每日时间跟踪器: 为了更细致地了解你每天的时间,系统地跟踪你一周的行为。 把你的手机闹钟设置成每90分钟响一次。 每次听到闹铃,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这样做一个星期。你可能会看到一些个人偏离整体模式。 例如,你的低谷可能会在下午比一些人来得早, 或者你的恢复可能会晚一些。 为了跟踪你的回应,请填空。 周一到周日 DAILY WHEN TRACKER Time What am I doing? How mentally alert do I feel? How energetic do I feel? 7 _____ 1~10 1~10 8:30 10 11:《30 1 2:30 4 5:30 7 8:30 10 11